焰火点亮星空、龙虾引爆味蕾、丹霞辉映田园……这个夏季,湖北省远安县用四大精品旅游线路、16项特色活动,串联起自然野趣、农业产业与人文底蕴,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新范式。
“音浪畅饮·FUN肆一虾”啤酒龙虾节将生态资源转化为舌尖经济。夜幕下,天幕帐篷与霓虹灯交织成片,乐队表演、露天电影、DJ电音轮番登场,游客手持“虾趣护照”验码入场,共同点燃桃花岛生态湿地公园的夏夜激情。
作为活动“人气王”,现场有一半的龙虾来自15公里外的旧县镇观东村龙虾养殖基地,这里也是亲子家庭的热门打卡地。傍晚时分,走进这里的邦学家庭农场,游客手持钓竿静坐池畔,丹霞群山倒映碧波,偶有鱼虾跃出水面。“孩子第一次体验钓虾,半小时就收获满满,非常开心!”结束垂钓后,市民戴倩一家支付了20元加工费,将收获的3斤鲜虾现场烹饪,露天餐桌瞬间化身美食剧场。
“县里相关部门帮我新建了钓虾台和停车场,游客接待能力大幅提升。”周邦学是农场负责人,2018年以来先后在观东村流转了618亩农田,通过“虾稻共作”模式,每年可以生产虾稻米10万斤,销售龙虾5万斤,年收入达300万元,其公司注册的“八籼”虾稻米销往全国各地,并辐射带动了沮河沿岸200多名村民就业,实现“一只虾带动一条链,一粒米富裕一方人”的良性循环。
活动引流聚人气,老景区解锁新玩法。在花林寺镇丹霞仙谷风景区,40余座赤色山峦高低错落,亭台楼阁等苏式建筑点缀其间,形成“江南园林入丹霞”的独特景致。游客或穿梭于时空隧道、锁云桥等打卡点,或在渡口乘乌篷船赏赤山碧水。
景区负责人曾宇航说:“这里是目前湖北省最大、最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分布区之一。‘五一’试营业期间,我们以仙侠风为主题,打造了飞花渡、仙竹林等场景,并设置了声音明信片、地质盲盒等互动体验活动,将国风文化与地质文化相碰撞,日均客流量超2000人次。”
在河口乡武陵峡口溶洞四季滑雪场,慕名而来的近千名游客体验了“一秒穿越冬夏”的跨季节滑雪运动。“外面接近30℃,洞内只有零下5℃,这种反季节项目很有趣。”湖南游客赵建平感叹道。依托10平方公里的生态峡谷,景区还同步开展了洞穴探险、农耕体验、山地滑水等项目,多元业态“混搭”让景区酒店入住率创历史新高。
在海拔1325米的远安最高峰,宜昌游客杨勇和朋友们组团打卡了太平顶森林度假酒店,“我们四个家庭一共来了20人,白天赏丹霞、夜宿听蛙鸣,城市里难寻这种野趣,孩子们还能体验非遗叶雕、丛林穿越闯关赛,非常开心”。返程前,杨勇还特意到森林市集购买了羊肚菌、瓦仓大米、远安黄茶等特色农产品。
拈花谷民宿度假区以明清建筑风格为特色,客房收入同比增长5%;591机车主题民宿将摩旅文化与田园生活相结合,客房提前半月售罄;九龙烟霞生态康养度假区“五一”试营业期间,综合营业额超万元……
全域联动下,远安以“一镇一特色”的文旅矩阵,实现了“流量”向“留量”的转化,并带动农副产品、农家乐、水果采摘等产业蓬勃发展。
远安县文旅局党组书记张文朋表示:“未来,我们将持续探索‘两山’转化路径,以农文旅深度融合为抓手,让生态高颜值变经济高价值。”(经济日报记者 董庆森 柳 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