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实时讯息>

致 徐 州

时间:2025-08-12 10:12:00

亲爱的阿徐:

立秋已过,但仍在伏天,不过早晚的风里,已然透出一丝凉意。这个季节,最适合一边吃着烧烤,一边跟你聊聊天。

贴秋膘:南北烟火,各有滋味

老话说“立秋贴秋膘”,刚刚吃完今年最后一颗水蜜桃,喝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,无锡人的餐桌上已经摆上了六月黄、热炉月饼,各地的时令美食也纷纷登场:阳山麦饼、宜兴百合、鸿山葡萄、厚桥鸡头米……人们都迫不及待地要把夏天亏掉的“精气神”补回来。

图片

六月黄

热炉月饼你那边的伏羊节一定也很热闹吧?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,伏羊成为了徐州盛夏里的一道文化“硬菜”,而且吃法多样: 羊肉汤、 羊肉串、 羊肉包子、孜然羊肉、羊盘肠烧饼、白水羊肉、羊芹细、羊肚包羊肉、烧羊杂, 还有那道堪称“鲜”字极致演绎的羊方藏鱼,每一道都让人垂涎欲滴。

图片

△羊肉汤

图片

△羊肉串

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处的你,周边地区的特色食材和烹饪技艺在这里汇聚、碰撞、融合,一日三餐各具特色:八股油条泡辣汤或饣它(sha)汤是早餐界的“灵魂担当”,地锅鸡稳坐正餐的“头把交椅”,入夜后,烧烤成了绝对主角,“大呼的辣椒大呼的油”凸显出徐州人的豪爽与热情,蘸上一点甜醋,既能解腻,又能增添一份酸甜可口的层次感。

微信图片_20250617145000.jpg

△八股油条

图片

地锅鸡

而无锡的三餐,是另一种温润绵长的讲究:清晨,一屉皮薄汤足的小笼馒头,一勺滚烫鲜香的开洋馄饨,暖胃更暖心;中午,酱排骨油亮如琥珀、甜中带咸,肉酿面筋汁水丰盈,大排面汤头醇厚;到了夜晚,街角巷尾的夜市亮起灯火,无锡人也撸起袖子吃烧烤,虽不似北方那般泼辣,却自有江南的细腻——刷酱讲究,火候精准,连酱料都带着一丝甜意。

图片

△大排面

小笼馒头

穿街巷:一步一景,一步一史

阿徐,现在正值暑假,你那里的“彭城七里”一定游人如织吧,这条纵贯南北的历史文化中轴线,像一根丝带,串起了黄楼的厚重、文庙的书香、戏马台的豪气、鼓楼和户部山的古今变奏、徐州博物馆和下圆墩遗址的历史,云龙湖碧波荡漾,云龙山苍翠连绵。走在徐州街头,一步一景,一步一史,听一曲柳琴戏,看一看徐州剪纸、买一个香包,历史与现实在此交汇、唱和。

△徐州黄楼

△徐州鼓楼

3e4f66d025ca4f20148110f384f14bf.jpg

△徐州快哉亭

而无锡的环城古运河慢行系统如同一串珠串,绕城而行,把运河人家的桨声、清名桥的灯火、老东门的旧影、惠山的钟声、现代都市的绿意楼宇,全都串在了一起。沿着河岸走一走,前一秒还在听评弹的吴侬软语,下一秒就看见年轻人骑着单车穿过光影斑驳的梧桐道。老屋与新景并肩,桨声与车流共鸣,一边是烟火人间,一边是诗和远方。

图片图片图片

△无锡的环城古运河慢行系统沿线风光

△无锡老东门

△运河无锡段

看文化:龙腾凤舞,匠心千年

说到文化,两汉珍宝藏于徐州,龙型玉佩将游云凝成涟漪,仿佛诉说着千年前的风云变幻;而无锡的玉飞凤同样精美绝伦,灵动展翅,宛如穿越时空的精灵。

△徐州龙型玉佩

图片

△无锡玉飞凤

千年前的先民在方寸玉石上倾注心力,用精湛的技艺雕刻出这些传世之作,如今的两座城市仍然在“极致”上较劲:徐州以智能机械、数字经济驱动转型,用绿色低碳能源点亮未来;无锡则以物联网、集成电路雕琢科技之芯,以太湖治理守护生态底色。这种对精致的追求、对品质的坚守和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留存至今。

△徐州的智能化机械产业

????_20250605170846.jpg

△无锡集成电路产业

忆东坡:一处治水,一处归心

阿徐,每次提到你,总让我想起苏轼,南秀北雄,你我都是苏轼眷恋的城市。

他在你那里高歌:“贤者之乐,快哉此风”,那是壮年苏轼迎风而立的豪情。今日,《彭城风华》 以云龙山水为幕,光影流转间, 仍能看见他踏遍彭城、心系苍生的身影。

△徐州的《彭城风华》演绎了苏轼与徐州的传奇故事

而在无锡,他轻声吟出:“独携天上小团月,来试人间第二泉。”在惠山脚下听松风、煮茶汤,在阳羡买田置地,萌生“终老江南”的心愿。

△无锡的天下第二泉

徐州与无锡,一处是他奋发有为、治水抗洪的舞台,一处是他煮茶品酒、心安是家的灵魂归处。

△宜兴的东坡买田处

越千年:热爱不变,激情如初

阿徐,这个夏季,随着“苏超”的火爆,一个接一个周末被足球点燃。每当看到绿茵场上球员们奋力拼搏的身影,我不禁想起足球的古老起源——蹴鞠。

蹴鞠自古便在中国民间流行,史载居住在长安的刘邦父亲对家乡的蹴鞠念念不忘。这颗小小的球穿越汉唐的街巷,在宋元市井间跳跃,最终演变成风靡全球的现代足球。

△徐州的《舞乐车马图》汉画像石藏着“中国古代足球”的雏形——蹴鞠

时光流至1954年12月26日,在无锡市人民体育场,江苏省足球比赛大会举行了开幕式,徐州市足球代表队与无锡队在绿茵场上相遇,赛后合影留念,汗水与笑容定格在黑白照片里。无论是赛场上的拼抢,还是赛后的欢声笑语,都见证了两地人民对足球的热爱与执着。

1954年江苏省足球比赛大会徐州队与无锡队赛后合影

今天,足球的形式在变,技艺在变,规则在变,但人们对这项运动最纯粹的热爱,穿越千年,从未改变。热爱无关输赢,不问名次,只要踏上赛场,奋力奔跑,便是英雄。正如电影《浪浪山》结尾那句温柔而有力的致敬:“敬每一个勇敢出发的自己!”

阿徐,待周末苏超终场哨音落下,我们相约一起吃顿烧烤。绿茵之上,是热血与胜负的“滋味”;烟火之间,是情谊与包容的“味道”——有滋有味,才是人生真味。

爱足球也爱美食的锡锡 2025年8月12日

素材图片来源:新华日报、方志江苏、徐州发布、无线徐州、无锡睢宁、快哉徐州快哉快哉、都市晨报、《徐州日报·汉风周刊》、孙井贤、赵明奇、应威、安邦摄影等(如有摄影师需补充可文末留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