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实时讯息>

答好教育“民生题”

时间:2025-09-04 08:19:00

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阳东教育集团举行2025秋季开学典礼。成伯伟 摄

塘坪镇中心幼儿园基本完成建设。

阳东区融媒体中心供图

阳东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。资料图片

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南华实验学校少先队大队获评2025年“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”荣誉称号。资料图片

9月1日,阳东教育事业迎来崭新篇章——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阳东教育集团举行2025秋季开学典礼,标志着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阳东教育集团正式进入实际运作阶段。

此举是阳东区委、区政府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深入贯彻落实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(以下简称“百千万工程”)和“双百行动”战略部署,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,也充分体现了阳东区委、区政府坚定不移办强优质教育的决心。

教育是国之大计、党之大计,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是老百姓十分关心的民生大事。面对这道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教育“民生题”,近年来,阳东区持续通过优化学位供给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、深化教育改革等多项举措,不断提升区域教育品质。

●南方日报记者 黄林

通讯员 杨世祥

校地合作 培育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

为扎实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“双百行动”,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今年7月,阳东区人民政府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(以下简称“广二师”)共建共管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阳东教育集团。

双方秉持“校地联办、协议管理、机制创新”的办学原则,将阳东区第一中学、阳东区第二中学、阳东区凤凰中学、阳东区南华实验学校和阳东区教师发展中心纳入集团管理,致力于培育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,打造“百千万工程”“双百行动”的典范。

合作中,广二师负责输出品牌及资源,面向全国公开招聘集团书记、名校长、名师共25人,组成“豪华名师天团”入驻阳东教育集团。其中,包括多位国家级、省级名校长及正高级、特级教师。他们将与柔性引进的名师相结合,共同推进学校管理制度创新、课堂教学改革、高(中)考备考指导、教师队伍建设、中小学校学科建设等工作,奋力提升阳东教育管理、教学与教研水平。

9月1日开学典礼上,广二师与阳东区委、区政府主要领导一致表明,将全力支持阳东教育集团发展,打造校地合作、托管帮扶的“阳东模式”,推动阳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。

引育并举 打造新时代育人生力军

教师是立教之本、兴教之源。借助“外脑”的同时,阳东区坚持“引育并举”策略,奋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,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强化师德师风建设,区教育局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,联合举办广东省“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”师德巡讲活动,并选树表彰“最美教师”,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,一大批师德高尚的教师脱颖而出。其中合山中心小学教师许片被评为2024年度“全国优秀教师”,塘围中学教师施美满援藏援疆先进事迹在南方日报刊登,金湾学校校长李芬爱、东城镇中心小学教师李远兰被评为“广东好人”等。

实施“新强师工程”“名师工程”,深入推动教育融湾,与华南师范大学、广东第二师范学院、珠海市金湾区教育局等结对交流,引进先进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,并大力组织开展“阳东教研大讲堂”活动,强化师资培训,推动名校长、名师、名班主任队伍不断壮大。近年来,新增省名校长、名教师3人,特级教师5人,正高级教师5人,副高级教师500多人,骨干教师1100多人。

在人才招引和区管校聘方面,招才引智75人、公开招聘543人,每年交流轮岗教师约350人,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,为教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。

学位攻坚 持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

随着新型城镇化、新型工业化的发展,阳东区人口加速向城区和中心镇集聚,城乡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。对此,阳东区高度重视,近三年先后新建和改扩建学校、幼儿园26所,增加公办优质基础教育学位4700多个,有效缓解群众子女就近入学难的问题。大力升级改造各中小学校运动场和学生饭堂,更新教学设备设施,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与城区孩子一样优质的教学环境。

2023年,阳东区正式立项创建“广东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”,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、强化政府保障机制,重点推进“三所学校”建设,持续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。去年以来,全区已整合撤并小规模教学点46所,撤并比例达66.7%;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提高至85%以上。

目前,一批镇中心幼儿园迁建、中小学校改薄提升工程正紧锣密鼓推进中,塘坪镇中心幼儿园基本完成建设,北惯镇中心幼儿园加快建设,阳东区第一中学、阳东区第二中学(现已挂牌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学校)、阳东区职业技术学校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,这些项目建成后,将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设施布局,有效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供给,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。

全学段提质 构建优质均衡的区域教育体系

教育的高质量发展,是一项覆盖全学段、多层次的系统性提质工程。对此,阳东区以整体规划与精准施策相结合,积极推动基础教育、职业教育、特殊教育等各学段协同并进、优质均衡发展,全力构建结构完善、品质优秀、融合贯通的新时代区域教育体系。

聚焦普通高中特色发展,阳东狠抓教研攻坚、质量管控和高考备考等工作,今年高考中,阳东两所高中成绩再创新高,本科率、特控率、总上线率均比去年提升。

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,职业教育正破局前行。该区正在启动阳东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改扩建工作,规划新增教学楼、饭堂、学生宿舍,并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,结合阳东产业发展方向,优化调整专业设置,为阳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。同时,在大沟镇设置滨海校区,在阳东产业园区建设产教研一体化的实训中心,做大做强职业教育。

此外,推动特殊教育融合发展,成立区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,符合条件的普通学校全部设立资源教室,大力升级改造区培智学校功能场室、运动场室,配齐配全教学设施设备等,让残疾学生受教育权得到充分保障。

■延伸

安全护航

铸就校园治理铜墙铁壁

校园安全是教育发展的基石。近年来,阳东区教育局持续强化人防、物防、技防建设,实现全区中小学、幼儿园专职保安配备率、一键式紧急报警及视频监控系统联网达标率、护学岗设置率“三个100%”,切实筑牢校园安全屏障。

在安全管理方面,全区深入开展防溺水、防欺凌、防性侵、禁毒以及交通、消防、食品安全等专题教育,不断健全安全风险防控机制。通过常态化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,积极联合公安、交通、市场监管、卫健、消防等多部门,协同加强校园周边治安、交通和食品卫生监管,全面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。

食品安全管理方面,全区扎实推进校园食品安全与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,全面落实“六个100%”,在实现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基础上,创新推行“明橱亮照+每日晒餐”机制,强调结果公开、过程透明,推动学校食堂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。同时,加快食堂设施设备升级改造,全区中小学普遍成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,合力守护师生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
文明校园创建方面,目前区实验学校等6所学校获评广东省更高水平“安全文明校园”,塘围中学等23所学校获评阳江市更高水平“安全文明校园”,育人环境更加安全、文明、和谐。

■一线实践

改革赋能

逐步形成阳东

特色教育经验

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办学模式创新,阳东区不断激发教育发展内生动力,逐步形成独具区域特色的“阳东经验”。

如在拓展办学模式方面,积极与高校开展多元合作: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创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阳东小学,引入优质教育资源;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、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扎实推进“双百行动”,全面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教育行动;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、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开设“三二分段”专业,着力提升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。同时,全区组建了3个教育集团、6个城乡教育共同体,通过教育共同体机制,强化优质资源辐射带动,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受益面。

德育品牌建设成效明显。创新推广班主任“三级四维”培养模式,连续八年举办中小学班主任文化节,组建片区德育联盟,开展德育论坛和教师沙龙等活动,打造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德育品牌。此外,全区实施立德树人评价体系改革,深入推进美育浸润与劳动教育,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。南华实验学校少先队大队获评2025年“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”荣誉称号,红丰镇中心小学、那龙学校等多所学校获评“广东省劳动教育特色学校”。

本期统筹 黄韬炜 冯斌强 陈运恩 黄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