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实时讯息>

独立调查丨“办不成事”窗口遇冷背后

时间:2025-07-19 09:31:00

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张稳 记者 赵鹏程 陈俞印 报道

6月5日上午九点半,年逾六十的袁先生来到济南市章丘区政务服务大厅,申请劳动仲裁。2021年,他被供职多年的工厂辞退,但在工作期间,该工厂并没有为他缴纳社保。

进了大厅,袁先生直奔最显眼的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,咨询他的事应该到哪个窗口办理。窗口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,不仅热心解答,还打电话给相关业务处室询问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,帮助袁先生提前准备。

6月5日上午,济南市章丘区政务服务大厅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。

这是山东多地集中成立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的第五年。近日,海报新闻记者在济南市章丘区政务服务大厅、淄博市张店区市民中心等地蹲点调查发现,相比其他办事窗口的繁忙,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显得格外“冷清”。偶尔有群众来到该窗口,也多是咨询其他业务的办理流程。

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,解决了不少事

论起来,章丘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,在全省范围内是走在前面的。

王丹在这个窗口工作已有三年。她告诉记者,2021年初设立这个窗口时,直接设在了总咨询台——这是整个大厅内最醒目的位置。其最主要的作用,就是解决企业和群众在办理审批服务事项过程中,不知道怎么办、不知道找哪里办、不知道办事材料等问题,让企业和群众“有地找、有人管、有人帮”。

王丹跟记者提起一件让她印象深刻的事:一位老人到章丘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退休相关业务,由于涉及到社保、医保以及缴税等业务,需要在三个窗口分别进行办理,导致他取了三次号、排了三次队。事后,老人把自己的遭遇反映到了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,建议优化办事流程。章丘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分管领导立即召集相关窗口部门负责人,召开问题研讨会,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,成功在大厅设立“退休一件事”窗口。打那之后,在章丘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相关业务只需要跑一个窗口即可办结,为退休老人解决了多窗口来回跑的难题。

济南市章丘区政务服务大厅“退休一件事”窗口。

和章丘区政务服务大厅相似,2021年4月13日,淄博市张店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增设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,公开受理和解决企业、市民办理业务时遇到的“疑难问题”。不同的是,这个窗口设在了值班局长窗口。其作用除了对群众反映的“办不成事”及时协调沟通、负责到底,还要对其他服务窗口和“窗口无否决权”机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,对部分职责范围内的业务进行流程再造、优化整合。

设立4年多来,张店区这个小小的窗口解决了不少难事。不过要让工作人员们说一说印象最深的,还是发生在2021年的一件小事。

那是在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设立之初,淄博市张店区市民王女士想要注册一家轮胎科技公司,却卡在了名称申报环节上。她在山东政务服务网发起公司设立时,名称申报系统中没有“轮胎科技”这一行业名称,也就无法办理轮胎科技公司。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的工作人员接到诉求后,马上联系上级部门,提出了在系统数据库中添加相关行业表述的申请。第二天,王女士就完成了名称申报。

6月26日,淄博市张店市民中心。

这个小窗口能办成事,凭的是啥?

小小一个窗口,一两名工作人员,就能解决原本“难办”的一堆问题。凭借的是啥?想要弄清楚这一问题,我们可能要先搞明白什么是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。

2022年印发的《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》中,明确了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的职能:提供兜底服务,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。实际上,2021年,全国就已有多个区县的行政审批服务大厅设立了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,济南市章丘区、淄博市张店区、日照市东港区、威海市环翠区都是其中的先行者。

王丹告诉记者,群众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遇到的“办不成”的疑难问题,往往涉及多个部门、横跨不同业务领域。比如企业开办可能牵扯市场监管、税务、社保等多个环节,个人落户、退休待遇核定等事项也常需要公安、人社、住建等部门协同配合,部门间职责交叉、政策衔接不畅等问题很容易让群众陷入“多头跑、反复问”的困境。

“我们这个窗口能有效破解这类难题,关键在于建立了一套闭环式的跨部门协同机制。”王丹进一步介绍,窗口接到此类跨部门诉求后,会第一时间启动“首接负责制”:由窗口工作人员通过政务服务协同平台,快速梳理事项涉及的部门及核心梗阻点,同步向行政审批局业务协调专班报备;对于涉及2个以上部门的复杂事项,专班将在1个工作日内启动“部门联席研判会”,由局领导牵头召集相关部门业务骨干现场会商,明确责任分工和办理时限;协调过程中,窗口全程扮演“信息枢纽”角色——既向群众实时反馈各部门办理进度,也将群众补充的材料、诉求变化等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单位,避免部门间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流程卡顿。

6月5日,济南市章丘区政务服务大厅不动产服务区。

记者注意到,多地均将“办不成事”窗口反映的问题纳入工作实绩考核,作为评优选优、绩效考核甚至职务职级晋升的重要评价依据。

章丘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各单位“办不成事”工单作为政务服务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,纳入对政务服务机构的年度目标绩效考核。另外,章丘区还出台了窗口管理办法,对驻厅的所有窗口单位从政务服务效能管理、审批业务管理、政务服务好差评、工作纪律等10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量化考核。

记者了解到,王丹除了负责章丘区政务服务大厅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的工作,还是章丘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监督考核科科长,负责统筹驻厅各部门的纪律和考勤工作。

办件量连年“腰斩”,“办不成事”窗口没人来了

不过,记者最近这段时间在章丘区政务服务大厅、张店市民中心蹲点时发现,和其他业务受理窗口的繁忙相比,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显得有些冷清。

6月5日,在章丘区政务服务大厅,到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的市民均为咨询问题或复印材料。6月26日,记者在张店市民中心的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蹲守半天,一位市民都没碰到。

2023年,张店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改为“意见反映”窗口。

张店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郭靖告诉记者,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,他感觉到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的受理量明显减少了。回想2021年窗口设立的头半个月,就收到8位群众反映问题,第一年办件量达到70件;到了第三年,办件量降到了20件。“今年截止到目前只有6件,明显感受到窗口的办件量越来越少,越来越冷清。”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审批大厅内其他30余个业务窗口,线上线下的月均办件量保持在7000件以上。

随着“办不成的事”越来越少,2023年上半年,张店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改为“意见反映”窗口,继续承担相同的职能。郭靖和另外一位同事成为了“意见反映”窗口的服务专员。

“以前最常见的就是解决群众多跑腿、反复跑,以及需要跨部门协调的问题。”如今,郭靖每天的工作内容,是帮办事群众解决一些咨询、求助类的问题。“如果现场压号情况严重,我们会协调其他窗口处理。如果有群众通过电话咨询其他部门的业务,我们也会帮忙协助处理。”

面对相似的“冷清”,章丘区政务服务大厅则在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的基础上,新设立了“好差评”窗口,鼓励群众在办完常规业务后对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、服务态度等进行评价。

记者翻看章丘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台账发现,该窗口设立之初,两个月内的办理事项就达到26件,反映问题主要集中在办事流程不畅、多次跑腿等方面;到了2024年,全年受理事项只有11件;今年更少,到目前为止只受理了2件。这对于繁忙的章丘区政务服务大厅来说,可以说是冷清到了极点——要知道,该大厅共有30余家单位入驻,2024年办件量超138万件,平均每天都要办理3000多件。

窗口“冷清”背后,是群众被“温暖”的心

对于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为何变冷清了,长期在一线窗口值守的工作人员们有自己的看法。郭靖和记者分享了这样几件小事。

第一个故事跟“牌匾”有关。2023年12月,办事群众向张店区行政审批服务局“意见反映”窗口反映,办理门头牌匾等业务时,等待时间太久,能否建立一个快速通道?两个月后,专门针对此类业务的“齐快办”窗口正式亮相,通过优化叫号模块,实现专人专窗快速受理,最快10分钟就能办结业务,平均办结时间比过去缩短了65%以上。

张店区行政审批服务局“潮汐预审帮办专窗”。

第二件事是,为破解个别业务扎堆、群众等待时间过长的难题,张店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又创新推出了“潮汐预审帮办专窗”,每日业务高峰时段适时启动,还有服务专员协助办事群众对材料进行预审。试运行数据显示,业务平均办理速度提高35%以上,群众等待时间缩短70%以上,真正实现了从“排长队”到“零等待”的转变。

王丹和她的同事们也有同样的感慨。为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多元化、个性化、便捷化的服务需求,章丘区以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为突破口,以“集成办”“承诺办”“跨域办”“免申办”“免证办”为重点,在政务服务大厅三楼设立企业服务全周期、项目服务全周期两个服务专区,在政务服务大厅一楼设立个人全生命周期服务专区,与企业发展、项目建设、群众个体关系密切的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专区,通过线上线下融合,重构跨部门办理业务流程,优化前后置环节,实现“多表合一、一表申请”“一套材料、一次提交”,精简材料30%,压缩办理时限50%,群众跑动次数减少80%。

“事儿好办了,向‘办不成事’窗口寻求帮助的几率自然也就低了嘛!”王丹笑着说。

既然如此,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还有存在的必要吗?

章丘区行政审批服务局(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)副局长(副主任)王广和给出了这样的回答:“这个窗口的存在让群众有一种安全感。就像消防栓一样,平时可以不用,但是一旦有火情出现,它就是安全保障,是必不可少的存在。有这个窗口在,群众们就知道他们在正常业务窗口办不成的事,还有一个可以为他们兜底的地方,还有一群倾听他们诉求的工作人员,还有一批为他们负责到底的协调专班。”

章丘区政务服务大厅“一件事”服务窗口。

记者注意到,2024年1月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的指导意见》,对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,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作出部署。各地纷纷响应,持续深化“最多跑一次”工作,让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成为现实。一件件关乎企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“关键小事”,不仅实现了“最多跑一次”,甚至还可以“一趟不用跑”,政务服务效能大大提升。

最近,国家对于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又有新部署。7月8日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健全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》对外发布。意见指出,“进一步发挥‘高效办成一件事’牵引作用,推动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实施,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加强部门协同和服务集成”。

就像王丹说的那样,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存在的意义,就是为了“办成事”。他们希望到这个窗口的办事群众越少越好,因为那意味着,群众“办不成”的事越来越少。

济南市章丘区政务服务大厅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。

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变“冷清”,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成为常态,是政务服务从“能办”到“好办”、从“被动办”到“主动办”的生动写照。优化政务服务没有终点,只有不断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,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