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实时讯息>

抗战时期天水空战珍贵影像首次公开

时间:2025-08-21 10:48:00

奔流新闻讯(首席记者张鹏翔 实习生沈嵘娟)近日,文化研究者袁鹏首次公布了一组抗战时期天水空战的珍贵影像资料,让这段尘封已久的悲壮战斗重新进入公众视野。

1941年5月26日的天水空战,发生在中国人民抗战最艰难的阶段。彼时,中国空军在重庆、成都等地的作战中遭受重创,正艰难推进在甘肃兰州周边的重建计划,努力保留空中抵抗的火种。而日本海军航空队为彻底扼杀中国空军的复兴希望,将驻扎在汉口的近半数空中力量调至山西运城基地,持续向兰州方向发动攻势。

这批影像的拍摄者,是参与进攻的日军第四小队队长大石英夫。当天,他使用在南京购得的德国产“超级半伊康塔”相机,将镜头对准了被轰炸的天水机场。他在自述中详细描述了低空拍摄的“技巧”:先俯冲至目标、开火攻击,再拉杆陡峭爬升,倾斜机身避开机翼入镜,最后在离心力作用的瞬间按下快门。这番看似“专业”的操作,实则是对侵略者战争暴行的冷酷记录——每一个摄影动作的背后,都是对中国空军基地的野蛮摧毁,都是对中国主权的肆意践踏。

据1941年6月11日日本出版的《写真周报》记载,当日,日本海军第12航空队11架零式战斗机从运城空军基地起飞,对中国空军天水基地发动突袭。空战中,中国空军精锐第五大队损失惨重,5架战斗机被击落,18架飞机被炮火击毁,而日方则无一损失,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。

中国台湾出版的《甘肃文献》也记载了此次空战:1941年5月,中国空军第五大队18架E15战机因躲避日机袭击,从成都飞往天水,因油料耗尽,在看到天水机场的紧急警报红十字符号后仍不得不降落,结果遭遇日军9架零式战机的俯冲攻击,机场内飞机最终化为“焦土”。

抗战时期,甘肃是连接西北各省的交通枢纽,也是国际援华物资的重要集散地,战略地位十分重要,天水作为兰州的东南门户,成为日军重点轰炸目标之一。从1937年至1944年,天水等地遭到日军飞机的无差别狂轰滥炸,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,日本侵略者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。